研报内容: 投资要点
非银行金融子行业近期表现:最近5个交易日(2025年01月20日-2025年01月24日)非银板块各子行业均跑赢沪深300指数。保险行业上涨3.22%,证券行业上涨1.92%,多元金融行业上涨1.56%,非银金融整体上涨2.28%,沪深300指数上涨0.54%。
证券:2025年01月至今交易量环比下降;六部门联合印发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。1)1月交易量环比下降。截至2025年01月24日,01月至今日均股基交易额为13651亿元,较上年1月上涨62.85%,较上月下降22.26%。截至01月23日,两融余额18200亿元,同比提升13.59%,较年初下降2.39%。截至01月24日,1月IPO发行10家,募集资金58.53亿元。2)2024年上市券商净利润大多大幅增长。传统大型券商中,中信证券、国泰君安、招商证券、中国银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+10%、+39%、+18%、+29%至217亿元、130亿元、104亿元、101亿元。3)六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》。主要内容包括:①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。②优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制。③提高企(职)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作水平。④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。⑤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。我们认为,随着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政策的持续落实,中长期资金有望进一步加速入市,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活力,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。4)2025年01月24日券商行业(未包含东方财富)平均估值1.5x2024EP/B,推荐全面受益于活跃资本市场政策的优质龙头,如中信证券、华泰证券、同花顺、东方财富等。
保险:上市险企2024年利润大幅增长;新能源车险首个指导意见发布。1)上市险企陆续发布2024年业绩预增公告,净利润普遍大幅增长。新华保险、中国人寿、中国人保、中国太保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240-257亿元、1024-1126亿元、399-444亿元、422-463亿元,中国财险净利润预计为295-344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175%-195%、122%-144%、75%-95%、55%-70%、20%-40%。2)四部委发文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,预计未来渗透率提升+盈利改善。金监总局、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《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主要内容包括:合理降低新能源车维修使用成本;创新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;提升业务经营管理水平,加强新能源车险监管。3)保险业经营具有显著顺周期特性,未来随着经济复苏,负债端和投资端都将显著改善。2025年1月24日保险板块估值0.50-0.80倍2024EP/EV,处于历史低位,行业维持“增持”评级。
多元金融:1)租赁:金管总局修订发布《金融租赁公司监管评级办法》,评级要素包括五部分,风险管理权重占30%,新增“信息科技管理”要素。2)信托:截至2024年2季度末,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27万亿元,同比增长24.5%。2024H1信托行业净利润为196亿元,同比降幅为40.6%。3)期货:2024年12月全国期货交易市场成交量为6.55亿手,成交额为57.27万亿元,同比分别下降5.3%和增长19.3%。2024年12月全国期货公司净利润7.0亿元,同比下滑36%。
其他:1)非银持仓普遍下降。2024年末公募基金股票投资中非银金融行业总持仓1.17%,环比24Q3末-0.57pct。相比沪深300行业流通市值占比低配9.08pct,环比24Q3末收窄0.55pct。截至2024年末,保险板块持仓为0.62%,较Q3末下降0.41pct;券商及互金板块持仓0.53%,较Q3末下降0.20pct。2)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金融领域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(港)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意见》。主要内容包括允许外资机构开展中资机构同类新金融服务、便利外国投资者投资相关的转移汇入汇出等。
行业排序及重点公司推荐:非银金融目前平均估值仍然较低,具有安全边际,攻守兼备。1)保险行业受益于经济复苏、利率上行。储蓄类产品销售占比大幅提升,负债端预计显著改善,长期仍看好健康险和养老险发展空间。2)证券行业转型有望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。受益于市场回暖、政策环境友好,券商经纪业务、投行业务、资本中介业务等均受益。行业推荐排序为保险>证券>其他多元金融,重点推荐中国太保、中国人寿、中信证券、华泰证券、同花顺等。
风险提示:1)宏观经济不及预期;2)政策趋紧抑制行业创新;3)市场竞争加剧风险。
非银行金融子行业近期表现:最近5个交易日(2025年01月20日-2025年01月24日)非银板块各子行业均跑赢沪深300指数。保险行业上涨3.22%,证券行业上涨1.92%,多元金融行业上涨1.56%,非银金融整体上涨2.28%,沪深300指数上涨0.54%。
证券:2025年01月至今交易量环比下降;六部门联合印发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。1)1月交易量环比下降。截至2025年01月24日,01月至今日均股基交易额为13651亿元,较上年1月上涨62.85%,较上月下降22.26%。截至01月23日,两融余额18200亿元,同比提升13.59%,较年初下降2.39%。截至01月24日,1月IPO发行10家,募集资金58.53亿元。2)2024年上市券商净利润大多大幅增长。传统大型券商中,中信证券、国泰君安、招商证券、中国银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+10%、+39%、+18%、+29%至217亿元、130亿元、104亿元、101亿元。3)六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》。主要内容包括:①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。②优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制。③提高企(职)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作水平。④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。⑤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。我们认为,随着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政策的持续落实,中长期资金有望进一步加速入市,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活力,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。4)2025年01月24日券商行业(未包含东方财富)平均估值1.5x2024EP/B,推荐全面受益于活跃资本市场政策的优质龙头,如中信证券、华泰证券、同花顺、东方财富等。
保险:上市险企2024年利润大幅增长;新能源车险首个指导意见发布。1)上市险企陆续发布2024年业绩预增公告,净利润普遍大幅增长。新华保险、中国人寿、中国人保、中国太保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240-257亿元、1024-1126亿元、399-444亿元、422-463亿元,中国财险净利润预计为295-344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175%-195%、122%-144%、75%-95%、55%-70%、20%-40%。2)四部委发文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,预计未来渗透率提升+盈利改善。金监总局、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《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主要内容包括:合理降低新能源车维修使用成本;创新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;提升业务经营管理水平,加强新能源车险监管。3)保险业经营具有显著顺周期特性,未来随着经济复苏,负债端和投资端都将显著改善。2025年1月24日保险板块估值0.50-0.80倍2024EP/EV,处于历史低位,行业维持“增持”评级。
多元金融:1)租赁:金管总局修订发布《金融租赁公司监管评级办法》,评级要素包括五部分,风险管理权重占30%,新增“信息科技管理”要素。2)信托:截至2024年2季度末,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27万亿元,同比增长24.5%。2024H1信托行业净利润为196亿元,同比降幅为40.6%。3)期货:2024年12月全国期货交易市场成交量为6.55亿手,成交额为57.27万亿元,同比分别下降5.3%和增长19.3%。2024年12月全国期货公司净利润7.0亿元,同比下滑36%。
其他:1)非银持仓普遍下降。2024年末公募基金股票投资中非银金融行业总持仓1.17%,环比24Q3末-0.57pct。相比沪深300行业流通市值占比低配9.08pct,环比24Q3末收窄0.55pct。截至2024年末,保险板块持仓为0.62%,较Q3末下降0.41pct;券商及互金板块持仓0.53%,较Q3末下降0.20pct。2)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金融领域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(港)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意见》。主要内容包括允许外资机构开展中资机构同类新金融服务、便利外国投资者投资相关的转移汇入汇出等。
行业排序及重点公司推荐:非银金融目前平均估值仍然较低,具有安全边际,攻守兼备。1)保险行业受益于经济复苏、利率上行。储蓄类产品销售占比大幅提升,负债端预计显著改善,长期仍看好健康险和养老险发展空间。2)证券行业转型有望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。受益于市场回暖、政策环境友好,券商经纪业务、投行业务、资本中介业务等均受益。行业推荐排序为保险>证券>其他多元金融,重点推荐中国太保、中国人寿、中信证券、华泰证券、同花顺等。
风险提示:1)宏观经济不及预期;2)政策趋紧抑制行业创新;3)市场竞争加剧风险。